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台灣參加巴西電子語言藝術節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28日專電)第11屆聖保羅國際電子語言藝術節(FILE)7月26日在聖保羅工業聯盟(Fiesp)藝文中心開幕,展期至8月29日。



本屆藝術節除展出互動裝置、遊戲、機械、網路作品、表演藝術等,也推出「國際電子數位語言藝術獎」(FILE PRIX LUX),計有44國1235件作品參加角逐,90件作品入圍。

這是FILE首次將往年徵件邀展改為徵件競賽方式,依展覽主題分為互動藝術、電子聲音藝術和數位語言3類。

台灣這次入圍的藝術家包括羅禾淋、陳依純、宋恆和曾煒傑,獲得文建會和台北市、縣文化局贊助,參展作品為互動藝術。

去年,羅禾淋曾以互動裝置作品「漩渦」入圍第10屆FILE,為台灣藝術家開啟新視窗。

今年,他和主要從事錄影藝術創作的陳依純提出作品「光之行氣」,利用程式操控機器手臂,模仿歷代書法名家書寫漢字時所運行的軌跡氣度,變成光點投射在一面吸光牆上。參與者用手追尋或觸控這些光點時,其影像可被印記在牆面,隨時間滅逝,整體感覺頗富禪味。

今年初,「光之行氣」曾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展出,兩位藝術家這次將這件作品帶到巴西,正是為宣揚台灣漢字書寫文化的特質。

宋恆的「聲音原型裝置」 (ASI)),透過空間裝置與聲波相關之干涉、強迫振動、回音、共振等物理現象,參與者以觸碰和拍擊等各種與共鳴箱互動的方式整合和轉換聲波,將自己情緒的聲音放大再現,是很耐人尋味的物理科學實驗。

曾煒傑的作品「尾具」則是講述人類演化過程中,尾巴的功能包括平衡還有表達能力慢慢的退化,使得人類內心的各種情緒、感受,多已成偽裝和隱藏的方式。參與者可透過操控機械尾巴表達情緒。

21世紀藝術表現已融合物質性材料(如木材、金屬)、經過處理的材料(如塑膠、夾板),以及非物質或透過感官存留的印象(如電子媒材),藝術家在使用這些新媒體創新電子語研藝術時,也隨著科技的進展,從一般性的技術轉換成個性化的表現,逐步發展成獨立的美學與美感經驗。

誠然,美學上的突破不光是電子媒體的問題,而是整個時代的轉換,使得當代藝術家更能夠無拘無束、自由的使用媒材;而電子藝術創作的本質即在於藝術家在新科技衝擊下追求創作自由的自覺與實踐。

透過接觸國際電子語言藝術節的各項參展作品,不難發現到,日新月異的多媒體不斷形成人類新的認知世界,新科技更提升了聲音、影像等非物質材料的優越性,使得科技媒體與藝術之間的關係,從過去單純的輔助性工具轉化為系統完整、極具潛力的主觀性創作領域。

新媒體藝術家積極嘗試將電子資訊的一般形態轉換為具創造性的藝術表現與新的美感經驗,而參與者在此結合科技與人文意趣的互動過程中,也能受到啟發。(本文附照片及影音)990728

文章來源: 中央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